一、发病原因
病因未明,多数患者发病前有外伤、手术、脑、脊髓和外周神经损伤病史;部分患者可因肿瘤局部扩散累及自主神经而引起;少部分患者由异烟肼、苯巴比妥、麦角胺、环孢霉素等药物促发;20%~30%找不出明确促发因素。
二、发病机制
发病机制还不清楚。一般认为RSDS是肢体对损伤的一种过度的反应。当组织损伤时感觉神经受到刺激释放大量的P物质,P物质一方面向中枢传递痛觉冲动,一方面又使局部炎性介质如前列腺素、缓激肽、5-HT、组胺等显著增加,引起肢体局部疼痛和肿胀,作用于血管引起血管运动障碍,同时刺激交感输出神经纤维,释放疼痛介质和去甲肾上腺素而加重疼痛。
一、预防
1.消除和减少或避免发病因素,改善生活环境空间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防止感染,注意饮食卫生,合理膳食调配。避免外伤。
2.注意锻炼身体,增加机体抗病能力,不要过度疲劳、过度消耗,戒烟戒酒。保持平衡心理,克服焦虑紧张情绪。
3.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,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,坚持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