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本站管理员

QQ:7612750

  • 概况
  • 病因病理
  • 疾病治疗
  • 疾病预防
  • 疾病护理
  • 疾病饮食
  • 发芽马铃薯中毒

    马铃薯(Solanum tuberosum)俗称土豆或洋山芋,属茄科,含龙葵素(solanine)。致毒成分为茄碱(C45H73O15N),又称马铃薯毒素,是一种弱碱性的甙生物碱,又名龙葵甙,可溶于水,遇醋酸极易分解,高热、煮透亦能解毒。龙葵素具有腐蚀性、溶血性、并对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。每100g马铃薯含龙葵甙仅5~10mg;未成熟、青紫皮的马铃薯或发芽马铃薯含龙葵甙增至25~60mg,甚至高达430mg。所以大量食用未成熟或发芽马铃薯可引起急性中毒。
    基本信息
    挂号科室:急诊科,消化内科
    疾病别称:
    是否医保:
    发病部位:全身
    多发人群:无特殊发病群体
    是否传染:无传染性
    治疗方法:催吐、洗胃、导泻、药物治疗
    治 愈 率:70-80%
    治疗周期:1个月
    治疗费用: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,市三甲医院约(5000 —— 10000元)
    疾病症状:恶心,肚子疼,呼吸困难
    相关检查:心电图
    并发症:
    治疗药品:复方五指柑片,强肝胶囊
  •   1.毒性成分及中毒机理:发芽马铃薯中龙葵碱是其毒性成分。马铃薯正常情况下含龙葵碱较少,在贮藏过程中逐渐增加,但马铃薯发芽后,其幼芽和芽眼部分的龙葵碱含量激增,人食人后可引起中毒。龙葵碱对胃肠道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,对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,并能引起脑水肿,充血。此外,对红细胞有溶血作用。

      2.中毒原因:当马铃薯贮藏不当,至马铃薯发芽或部分变绿时,其中的龙葵碱大量增加,烹调时又未能去除或破坏掉龙葵碱,食后发生中毒。尤其是春末夏初季节多发。

  • 发芽马铃薯中毒一般治疗

      1、早期应先行洗胃、催吐、导泻,洗胃液可采用1%~2%鞣酸溶液或茶水以沉淀龙葵素,减轻中毒,或服用蛋清、活性炭。

      2、饮用绿豆汤或食醋,加速龙葵素分解。

      3、反复出现剧烈吐泻者可给予阿托品注射,并注意补充水分,喝些糖水、淡盐水。

      4、口唇青紫者,可用l%亚甲蓝,按每千克体重1~2毫克加于5%葡萄糖液200毫升中静滴。

      5、对症处理:血压下降者可予升压药,呼吸循环衰竭时可应用兴奋剂,并做人工呼吸、吸氧等。紧急对症处理后,应立即送医院救治。

  •   1.预防:

      马铃薯应低温贮藏,避免阳光照射,防止生芽。不吃生芽过多、黑绿色皮的马铃薯。生芽较少的马铃薯应彻底挖去芽的芽眼,并将芽眼周围的皮削掉一部分。这种马铃薯不易炒吃,应煮、炖、红烧吃。烹调时加醋,可加速破坏龙葵碱。

      2.急救:

      中毒较轻者,可大量饮用淡盐水、绿豆浊汤、甘草汤 等解毒

  • 发芽马铃薯中毒一般护理

      注意适当休息,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,休息好,有利于身体的恢复。

  • 发芽马铃薯中毒饮食原则

      1.发芽马铃薯中毒吃这些食物对身体好:

      蔬菜(海带、猪血、胡萝卜等);

      水果(山楂、菠萝、木瓜等);

     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(如各种蔬菜、水果、糙米、全谷类及豆类)

      2.发芽马铃薯中毒最好不要吃这些食物:

      烟酒辛辣刺激食物(如辣椒,芥末,胡椒,浓茶,咖啡,可可等食品或饮料)

      冷,热,硬食物

      (以上资料仅供参考,详细请咨询医生)

马铃薯(Solanum tuberosum)俗称土豆或洋山芋,属茄科,含龙葵素(solanine)。致毒成分为茄碱(C45H73O15N),又称马铃薯毒素,是一种弱碱性的甙生物碱,又名龙葵甙,可溶于水,遇醋酸极易分解,高热、煮透亦能解毒。龙葵素具有腐蚀性、溶血性、并对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。每100g马铃薯含龙葵甙仅5~10mg;未成熟、青紫皮的马铃薯或发芽马铃薯含龙葵甙增至25~60mg,甚至高达430mg。所以大量食用未成熟或发芽马铃薯可引起急性中毒。